主页 >中国院子——南方18号院:雅居寄情

中国院子——南方18号院:雅居寄情

2019-05-10 10:18 半岛网 阅读(383515)

【雅居寄情】

原址:浙江省东阳市

风格:徽派民居

年代:始建于清代初年

结构:为二层砖木结构

面积:一层面积为555平方米,

二层面积为397.76平方米。

建筑原址位于浙江省东阳市,是典型东阳民居之代表,始建于清代初年,为砖木结构,建筑面积约952.94平方米。一层面积为555,上层面积为397.76平方米。

▲18号院外观全景

东阳民居起源、发展、成熟于浙江省中部的东阳。东阳民居,不仅指东阳本土的住宅形式,而是包括北起湖州,南至处州(今丽水市),东至新昌、嵊州,西至婺源、徽州的广大地区的东阳民居风格的建筑。这些地区的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由“东阳帮”工匠及其后代和徒弟,按东阳民居建筑模式建造的。

“东阳帮”即东阳以建筑业为主的、亦工亦农的行业帮,形成于南宋京都临安建设时期,与“宁波帮”、苏州吴县地区的“香山帮”一起,是当时三足鼎立的建筑行帮。所谓徽派建筑,其源流就是东阳传统营造技艺。

粉墙黛瓦马头墙,

镂空牛腿浮雕廊。

阴刻雀替龙须梁,

风景人物雕满堂。

明清时期的徽州传统民居,绝大部分是东阳帮工匠建造。东阳民居建筑在清中期达到鼎盛,这首诗形容了其风格特征。

东阳木雕

东阳木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,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,“东阳木雕”与“青田石雕”“黄杨木雕”并称“浙江三雕”。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,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,北京故宫及苏、杭、皖等地,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。

东阳木雕,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。其多层次浮雕、散点透视构图、保留平面的装饰,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。又因色泽清淡,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,格调高雅,又称“白木雕”(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,不同于彩绘),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,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,被誉为“国之瑰宝”。2006年5月20日,东阳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▲18号院实景 

得益于东阳帮工匠的精湛的建筑及雕刻技艺,在18号【寄情雅居】院子内外,处处可见考究细致、斟酌有度的建筑细节。

在院子门外部接有一个半亭,单坡顶围廊与连廊想接环绕着院子入口。半亭造型灵动,翘角飞檐。梁上雕刻有锦鸡牡丹、卷草纹,锦鸡鎏金处理,寓意锦上添花。檐撑上雕刻螭龙和植物,并略施彩绘。

▲半亭月梁上雕刻的琉璃锦鸡 

▲半亭上雕刻的螭龙纹    

步入院子,宽敞规整的庭院,给婉约精致的徽派建筑增加了端庄的大家风范。院子布局为东阳民居中常见的“十三间式”三合院,由正房三间和左右厢房各五间共十三间房组成三合院,即为“十三间式”三合院。院落结构规整严谨,造型端庄,纹式精美,富有鲜明地域特色。三合院院墙正中设有“台门”,即在围墙上开大门,门楼均为砖石仿木构件。

▲院墙正中的台门 

建筑内部的梁架结构做法多样,装饰精美。

如正房外的4个檐下撑拱(也称牛腿),各雕刻一对雌雄走兽:网球狮与柏鹿。网球狮又称戏球狮,南方最为常见,狮子戏球被认为是可以以驱邪化吉的,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。鹿与禄谐音,寓意福禄吉祥、高官厚禄。房梁上还雕刻有松柏纹样,柏树斗寒傲雪、坚毅挺拔,乃百木之长,素为正气、高尚、长寿、不朽的象征。

▲戏球狮

▲柏鹿 

东阳是著名的木雕之乡,18号院在内外装饰上采用了大量木雕构件,用于立面易见之处,如柱头与挑檐之间的撑木,多雕成花草、回纹、鸟兽、人物等形状。房间门板多采用樟木材质,表面不施油彩,却自带木质光泽。

▲东阳民居外檐结构

▲厢房檐撑上精美的木雕

回到顶部